如何辯別毒膠囊 

      害怕膠囊有“毒”,杭州的一位老太太將三顆膠囊剝開后直接服用,結果反倒灼傷了食道。在4月份爆發了鉻超標的“毒”膠囊事件之后,各種膠囊藥的“新”吃法也被“發明”出來了:饅頭包藥、湯圓包藥、香蕉包藥……有的甚至剝開膠囊直接吃。
  醫學專家提醒廣大市民,膠囊的作用依然很大,改變吃法并不科學。
  兩種膠囊千萬不能剝開吃
  在我們日常常見的幾種膠囊中,腸溶膠囊、緩釋膠囊特別不能剝開吃。
  腸溶膠囊劑是將藥物填充到具有腸溶作用的空心膠囊內,或將內容物(顆粒、小丸等)包腸溶衣后裝于空心膠囊中,使藥物在腸液中釋放。這些藥物通常對胃刺激很大,所以要用保護胃的腸溶性膠囊。胃液是酸性的,腸溶性膠囊不會被酸性的胃液融化,而腸子里的液體是堿性的,腸溶性膠囊到了腸子里后,就會被堿性液體融化,藥物就在腸子里吸收了。
  緩釋膠囊則是指采用某種技術將藥物制成具有緩釋作用的內容物,再將其裝入空心膠囊中的制劑。比如常見的芬必得,其藥品包裝盒上標明“緩釋膠囊”,就是說它能控制藥物按設計要求緩慢釋放。
  部分產品可選腸溶片代替
  其實,現在的藥品選擇多種多樣,相同的藥品成分除了有膠囊類產品外,也有腸溶片、緩釋片等形式的產品可供選擇。如阿司匹林等常用藥就可由腸溶片替代。
  腸溶片和膠囊的作用類似。人的胃是處于酸性環境,而腸道內的環境是屬于堿性環境。腸溶性藥丸,就是利用藥品生產的過程中采取了一定的措施,這樣藥在胃內就不易融化,可以避免胃酸對藥效產生的影響等,而到了腸道內則由于可以在堿性狀態下較快地溶解,所以可以較快地被腸道吸收,發揮藥效。
  緩釋片外包有一層半透膜,服用后,胃液可通過半透膜進入藥片內溶解部分藥物,形成一定的滲透壓,使飽和藥物溶液通過膜上的微孔,在一定的時間內非恒速地緩慢排出,待藥物釋放完外殼即被排出體外。它的作用和緩釋膠囊類似。
 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,緩釋片和腸溶片千萬不能咬碎了吃,也不能自作主張加量,否則依然會造成食道灼傷等問題。

   三招分辨膠囊優劣

  捏一捏:一般工業明膠做的膠囊質量比較差,相對比較脆,因為工業明膠雜質多。有的膠囊一捏就碎了,或者是打開之后一碰就碎,那么這種膠囊里面膠的成分很可能是工業明膠;
  看顏色:膠囊顏色越鮮艷的越要小心。因為食用明膠是透明的、白色的,很干凈,而工業明膠雜質多。如果使用了工業明膠,廠家會多加些香精、染色劑、著色劑來掩飾雜質,所以顏色越鮮艷越有可能是工業明膠做的膠囊;
  看膠囊口:工業明膠做的膠囊很多不光質量、材料、工藝、環境上差,很多膠囊口是松的,很容易擰開,如果發現膠囊質量比較差,膠囊口容易松動,那這個膠囊是用工業明膠制作的可能性就比較大。

發布人:admin  發布時間:2012-08-18
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看-日韩特一级大黄片-欧洲性大特黄A级毛片免-亚洲毛片手机在线视频